開場須知
1.時事閒聊是對於「曾經」熱門過的話題做討論,內容屬閒聊性質,一切以個人所知所聞與觀感出發,並非專業解析,不用過於較真。
2.本人對於法律相關內容不熟,僅以一般人看法做討論。
3.為使內容能順利進行,以下內容會以「受刑人」說法為真做討論。
前言
前陣子「Gino勁宥」(以下簡稱Gino)發佈了一部影片,講述之前與其他女性發生性關係後產生的糾紛,最後被判刑四年十個月,11/07(日)到「Toyz」的頻道上參與直播,主要內容是Gino訴說當時事件的發生經過,此外曾與Gino有過糾紛的網紅「四月桐」也有call in進頻道對質,最後討論到服刑,Toyz以「學長」的經驗來跟Gino講解服刑的相關事項做結束。
稍微做個人物介紹,Gino是位有十萬多訂閱的youtuber;四月桐是知名實況主與coser;Toyz是一名遊戲實況主與Youtuber,曾擔任「英雄聯盟」的電競選手,2021年因涉嫌販賣大麻菸彈被捕,之後進入看守所與勒戒所,目前經診斷無吸毒傾向已經結束勒戒,但還有官司在身,判決結果還要等未來公佈。
打個預防針,關於Toyz的爭議,我知道該名實況主有過販賣毒品以及詐賭朋友的事件,不過這次就事論事,一切以該直播內容敘述為主;Gino已經三審定讞,事件始末本人並不了解,一樣以直播所說內容做討論。
直播內容
直播內容較長,依照主要內容分成三段來說:
一、Gino說明事件經過
二、四月桐與Gino對談
三、Toyz解說監獄生活
一、Gino說明事件經過
再強調一次,以下內容假設Gino所言皆為事實。
這段不多贅述,審判已經結束,網上有判決書可以翻閱,比較想討論的是關於司法的部分,直播內容提到:女方一二三審皆有要求和解,但Gino都沒有選擇和解;另外,Gino在一開始也沒有請律師,而Gino在判決確定後才出來發影片,是因為不希望在審判過程中發影片影響風向。
Gino不選擇和解的原因是「沒有做的事為什麼要和解?和解不就等於認了性侵的事」,Gino也認為雙方屬於合意性交,且和解金額未達共識,因此沒有選擇和解。
其中較為嚴重的事情是Gino一開始沒有請律師,原因在直播上有提到,因為他覺得對方所說並非事實,所以告不成,第二點則是請律師後在記錄中會寫上“辯稱”,聽起來就是在狡辯。
我並非法律專業人士,對於這些法律名詞非常陌生,如果是我遭遇官司,我會馬上請律師,畢竟這塊完全不熟悉,請專業人士或許會是比較好的選擇,那些名詞上的使用也屬於法律之敘述,純粹是在司法記錄上比較制式的說法,而除非是當事人,真的會去看判決書的人我認為非常少,個人認為不需要太在意。
關於和解的內容,這點需要研究看看,如果和解的條件無法取得共識,那還是需要繼續上訴,但不管是任何狀況,請專業人士協助會比較好,再怎麼有把握,到了法庭上容易因專業知識落差而被帶節奏,訴訟這種跟人生有關的事情,不論多有把握,還是謹慎為妙。
至於拍影片會影響風向的問題,這點我不太清楚,不過我相信法官不會因為一部片講了什麼就影響案件的判決;就算影片下有網友支持,對方也能利用網友來製造其他輿論,所以我認為法院會依照所得證據來辦理案件。
二、Gino與四月桐對談
在Gino(以下用男方代稱)被控性侵後,四月桐(以下用女方代稱)出來表示自己過去也曾被Gino性侵,在此次直播四月桐本人有call in至現場進行對談,不過雙方各持己見,最後未達共識結束通話。
這段算是比較支線的內容,不過從此角度可以看出兩件事情,第一件是兩性在在描述過程的差異,以及雙方對於距離的定義。
這樣比喻恐怕有點冒犯,但兩人對談的狀況很像一款名叫「狼人殺」的桌遊,男方一直在聚焦於當時事情的邏輯性,女方則是聚焦在案發時的行程與心情。
整段對話中女方說法較為混亂,不少人質疑內容真偽,個人認為兩者討論的時間並不是同一天,又或許是對女方來說回想此段事件是二次傷害,才導致記憶上的不連續;另一種可能是男方避重就輕,省略性行為的部分導致對談上的資訊落差,以上我們不得而知,僅以兩者直播內容所提為依據很難判斷。
關於兩性互動,依照直播內容來看,男方將許多狀況誤解成曖昧,女方認為這都是朋友的相處而已,至於有什麼互動是到達曖昧以上的,個人認為每個人對身體界線的定義不同,主動方要問清楚,被動方也應該盡力表達可接受範圍,再熟的異性朋友都建議將距離拿捏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三、Toyz解說監獄生活
Toyz去年底因為涉嫌販毒而進入看守所,在輩份上是Gino的「學長」(此為Toyz本人自稱),也開放Gino提問服刑的內容。
這段是我認為整段直播最精彩的部分,雖然Toyz在前幾次事件中給大家留下不少負評,但他在直播表現上相當有天份,整段效果十足,講解不少監獄知識,還有在裡面的美食小秘訣。
在監獄當中恐怕沒有太多人會告訴新人如何融入環境,沒有富裕的資金或厲害的社交手段很容易成為被欺壓的對象,加上在此環境下大家可能也沒有太多的閒情逸致與人相處,Toyz以學長的經驗來教導,個人覺得是相當寶貴的經驗,對於多數人來說也是很新奇的內容吧?
Toyz在解說過程中嬉皮笑臉,整場直播都沒笑的Gino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當然Gino的刑期是4年10個月,相比Toyz在裡面待著的時間是差很多的,而且一個目前在等待審判過程,另一個則是準備進去服刑,相信是我在當下也很難笑出來。
在直播尾段,Gino忍不住向Toyz説:「你可以不要笑成那樣嗎?」,當時心中恐怕充滿無奈,Toyz則說:「不管是什麼心情都沒辦法改變結果,至少過程可以自己選擇,所以不如開心一點去面對。」這段論點非常受用,開心是一天,難過也是一天,那不如開心去接受,因為這就是人生。
結尾總結
1.遭遇官司,再有把握也要聘請律師,術業有專攻。
2.不了解的事,切勿自行判斷。
3.兩性互動中,彼此界線不同,應多次確認行為是否越界。
4.世界並非繞著你轉。
證據的部分,法官只能依照當時獲得的證據來做評斷,能否呈堂證供絕對比較重要,我想律師的其中一項工作就是翻譯人員,將事發經過用法律人的方式告知法官,所以在被告時,無論如何一定要請律師,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
兩性的部分,因為不是當事人,所以永遠不能明白對方當時到底怎麼想,事後又會怎麼想,所以多次確認個人認為是很重要的,就算與多位異性有過交流,也應該再次確認,畢竟每人的界線都不同。
Gino在直播中有提到一些關於旁人眼光的問題,因為發生這種事情,所以最近都不敢出門,怕被人認出,雖然他是名十萬多的Youtuber,但我認為一樣不太需要在意,現在的網紅這麼多,老實說要被認出來很難,而且大多數人其實比你想像得還要不在意你。
近年來有不少Youtube有過爭議,認真要我回想我也只想得出幾個,例如2021年初的艾莉莎莎與蒼蘭鴿,現在能回想起來純粹是因為當時過年,還有2021年中的NanaQ事件,而這些事件我就算在爆發當下跟身邊的朋友說,也沒有幾人聽過。
明白在Youtube圈所以會特別放大自己的狀況,不過網路爭議、明星八卦、社會事件非常多,這還不包括每個人自己的生活(旅遊聚餐追劇)、朋友間的八卦、工作上的問題以及每個人感興趣的明星或網紅引發的爭議,每個人時間有限,多數人都是看個熱鬧,浪潮過了大家就轉移注意去其他地方,這是資訊爆炸帶來的優點與缺點。
不少創作者都有心理疾病,原因顯而易見,假設有十萬人觀看,就算只有0.1%的人討厭你,也有100人,試想被100個人罵會是什麼感覺,放到學校就等於同時被2~3個班級的人討厭;就算有10萬人認同,多數人還是會在意那100人的攻擊,但最重要的事還是要好好珍惜那些支持你的人,這點是每個創作者都要克服的課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