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等了好久的《今際之國的闖關者》第二季終於播放,播出時間對我來說真的是非常硬,十月追太多番還想寫心得加上年度回顧,一整個忙不過來。
雖然已經看過原作了,還是期待看到影集怎麼呈現,接著幾天看討論,算是五五開吧,看下來評論是褒貶不一,但討論度有點低,本身因為看過原作,覺得改編部分不盡理想,但也沒到很差,在漫改中算是很不錯的,以下講一些第二季影集跟原作的差異。
第二階段影集出現的遊戲有:
梅花Q「丟球」、梅花K「計分」、
方塊K「天秤」、
紅心J「牢房」、紅心Q「槌球」、
黑桃Q「將軍」、黑桃K「生存」。
-
原作是梅花K、方塊K、紅心J、紅心Q、黑桃K,遊戲內容不變。
原作畫出了5場,影集則是7場,且一場只有簡單帶過,其餘場次無明確內容。
-
影集讓主角參加了梅花K、黑桃K、紅心Q,
原作主角參加梅花K、紅心Q,
影集苣屋參加了紅心J、方塊K,
原作參加方塊K。
原作紅心J是20位新面孔參與,因此在原作中扣除主角出戰的主要場合,其餘花牌戰都是以特別篇跟番外篇的方式登場,但就算沒有主角,每一場都很刺激。
其實影集第一季就有很多關卡並非主角參與,個人也覺得影集為了讓主角有很多表現機會導致劇情在某些點張力不足。
四種花色代表著不同的能力,玩家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類型來應戰,畢竟每個人專長不同,原作精彩之處在於各個角色的心態轉變與塑造。
也因為是配角間的戰鬥,誰勝誰負很難斷定,就算戰勝國民,也是基於參與者很擅於這方面,且每位配角與對手雙方會有對立之處,每一戰角色間價值觀的碰撞也是該部作品看點之一,所以影集上最難平衡的點就是遊戲的參與角色。
舉影響最大的例子,紅心J「牢房」,原作中「牢房」由20名讀者不認識的新玩家參與,在短短幾話便描繪出複雜的心理攻防與個性鮮明的角色,精彩篇章之一。
而影集中加入了苣屋,雖然依照人設他參與也很合理,不過這樣的安排影響就是觀眾的判斷(紅心J的可能性先排除一人),也讓觀眾知道主角群的苣屋高機率會贏得這場遊戲,大幅降低了看點。
黑桃K也是,原作藉由特別篇出現的一名少年「堂道」入國開始,參與了紅心4的遊戲讓我們認識這位中學少年。
之後他苟活到第二階段,本來抱團待在一個由18名過去是生存遊戲愛好者所組成的隊伍,結果在火力充足的情況下,團隊瞬間被黑桃K滅團,堂道僥倖逃到森林遇見粟國,同時展現黑桃K的強大也讓兩位配角相遇。
此外,原作還有描寫參與黑桃7的「朱音」,原本是位不良高中生,但在絕望之際激發了求生意志成功通關遊戲,雖然篇幅很短,卻也塑造一位有個性的角色,故事中的心路歷程非常推薦去看。
堂道在與粟國相處一陣子後就遭遇黑桃K的突襲,最後粟國以自己為誘餌讓堂道逃離,逃跑的堂道被陷阱抓到,而設下陷阱的正是朱音,朱音與堂道相遇後不久便遭受黑桃K的追擊,在危險之際堂道激發了生存本能,與朱音合力摧毀黑桃K的追蹤裝置,暫時脫離困境,逃跑時也遇見了粟國。
最後粟國、朱音、堂道三人配合打倒了黑桃K,雖然主要是黑桃K自身的精神狀況有問題才出現空檔,但沒有三人的配合也很難獲勝,同時粟國一直以來的心魔也就此解開。
粟國與黑桃K兩人都有類似PTSD的狀況,粟國遇見了朱音跟堂道,黑桃K沒遇見任何人;粟國三人都有不同的悲傷過去,但在一起相處時剛好彌補了各自的缺憾,也讓粟國的生存意願變高。
到了影集中,朱音有出現,但沒有出現堂道這名角色,的確也沒時間再多寫一位角色,但就讓劇情的看點降低許多,這段改為有栖參與戰鬥一同打倒黑桃K。
在預告時就有看到一點黑桃Q的畫面,本來很期待原創遊戲的表現,結果實際對戰起來沒有那麼精彩,感覺難度有點不符合黑桃Q,關卡內容也沒有太多驚喜之處,但作為影像演出是很優秀的。
此外男女主角間的感情戲也不足,在原作中的感情塑造是很飽滿的,可以理解影集篇幅考量與呈現,大家是來看遊戲對弈的,不是戀愛戲碼,而且要把全部內容給拍出來作品會變相當複雜。
個人認為今際之國的人頭牌戰都很精彩:
黑桃K「救贖的殺人」到最後「解脫」,與粟國「為人壯烈而死」到「為保護人而活」。
梅花K「賭上性命也要贏,同時也有對生死的坦然」,有栖「因為夥伴死而感到內疚」,在心理素質與生命態度上相差甚遠。
方塊K「生命是平等的」,最後對平等的追求讓他在潛意識中輸掉解脫,苣屋「對“生“漠不關心」,到最後瞭解了生命的價值,為宇佐木擋槍。
最後紅心Q「享受過程」,與有栖「追求答案」,也是對人生的看法分歧。
當初在看原作時就覺得這部的改編難度非常高,真要說這部比較像群像劇,有栖只是作者要讓故事有個主線在走,多線敘事手法與經常出現的新人物,常常看得雲裡霧裡,直到最後決戰全線收束才會明白每個角色的安排。
影集為了視覺呈現做不少修改,但以漫改來說已經是相當優秀了(望向隔壁最近出的《噬謊者》電影),推薦有機會去翻翻原作,作者想傳達的觀念對於人生很受用。
這篇講《今際之國的闖關者》影集與原作的一些差異,下一篇講作品傳達的核心理念。
相關文章:從《今際之國的闖關者》原作談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