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他,那我一定不會這樣做。」

 

大多數人都說過這種話,可能是看到富二代吸毒賭博,然後敗光家產的新聞;可能是看到貧窮人家做了一些很糟糕的選擇,導致生活越來越慘;也可能是看到了身邊好友感情受挫,在自己眼中不過是小事,於是我們「換位思考」。

 

「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其實這句話有個很大的盲點,那就是「我們永遠無法換成任何人」


用遊戲來比喻,在創造角色時,我們會有一些能力點可以分配,可以分配力量讓自己比較強壯,可以分配智力讓自己比較聰明,人生也是這樣,當我們出生後,我們就被分配素質,但人生並不像遊戲,只有幾個素質,而是有非常多素質得選擇。

 

首先基本的個人能力,運動能力與智力,運動能力我們可以藉由訓練來逐漸強化,只是運動能力有極限,一般人可以在後天鍛鍊獲得不錯的成績,但很難成為職業選手,更不用說世界紀錄保持人,那些優秀的運動員,除了天生的運動天賦以及個體差異還有後天訓練使他們成為該項領域的佼佼者。


再來是智力,智力的涵蓋範圍很廣,推理能力、理解能力、學習能力、認知能力等都包含在內,綜合評估後所得的即為公認的智力,而這當中的每一項,都有相當突出的人存在,也造就了不同領域的學者誕生。

 

上述兩者只是條列出好舉例的「能力值」,而這些能力值還有個明顯的問題,就是分配不均,有些人可能只有10點分配點數,但有些人有1000,這讓個體間會有很大的差距。

 

除了個人能力,之後還有很多東西影響著我們,比如「性格」「環境」

 

假設有個人在天賦上獲得了很多點數分配,使他擁有了高於平均的學習能力,但他的性格有「驕傲」、「不思進取」,則在幾年後就會慢慢變為平庸;相反,起始能力差的人,如果有「進步」、「堅韌」的性格,那他在往後的人生就算不順遂,也能有不錯的成就。

 

性格有百百種,這裡列出幾個比較好具體呈現的內容,數百種性格會相互影響自我發展,塑造出一個人。


一個人的性格構成非常複雜,有些是與生俱來,有些是被後天改變,影響最深者莫過於「環境」,例如家庭因素、教育程度以及生活環境,俗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上述的影響下會使性格有很多的變化。

 

家庭是影響最深的地方,假設出生在一個家境優渥的環境下,經濟方面不匱乏,家庭關係融洽,心靈相對比較容易能夠健全成長。

 

第二是同儕,也就是學校,學校充滿來自不同家庭的人,不一定每個人都有良好的成長環境,這讓不少相異的觀念互相衝突,大大地影響一個人價值觀的形成,一般人都是就讀於公立學校,家庭經濟能力上下限極大,家境差的人可能生活不易,或者家長沒空管教,容易走向歪路。

 

教育部分有個暴力解,那就是遊戲常見的「課金」,家長花較多的錢就能夠讓小孩就讀私立學校,同儕素質方面先過濾了一輪,而身邊同儕的家長都是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整體素質都會讓走向歪路的機率減少,也能在相互學習兼成長。

 

上述只是人生成長歷程的一小部分,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是「運氣」,運氣方面的篇幅太長,這裡不多做探討,廣義來說,上述說到的全都包含在運氣裡面,運氣好出生在醫療發達的環境,大幅提高存活率;運氣好有很多點數在起始領先別人;運氣好在經濟上面佔優,有能力接受英才教育,並結識更多菁英,獲得更廣的視野。

 

然而上面提到的構成遠遠不及一個人形成的1%,卻已經充斥著無限種可能性,這讓「如果我是他」,這個假設更不可能發生,就算身處同一個屋簷長大,不同的性格做出的應對與理解也不盡相同,自己的選擇只有自己能夠明白。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段不錯的話可以概括:人生中95%都是自己沒辦法決定的,能決定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從所處時代、出生、教育,到性格養成、情商、機遇,這些能決定你命運走向的東西往往是不可控的。我們常常會聽人說:「如果我是他,肯定不會那樣做」這是當然,因為說這話的時候,我們代入的是自己的性格、認知和能力,你做出的選擇一定是比較正確的,可是我們會忽略那個悲劇之人的性格、認知和能力,決定了他必然會做出那個不明智的選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生雜談 雜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白熊 的頭像
    白熊

    部落格

    白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